創校歷史

聖米迦勒小學創校年份為一九一九年,屬於早期英國西差會來華工作之熱心傳教士在香港創立之學校,校址在銅鑼灣,曾經數次搬遷。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事爆發,本校與其他聖公會小學均告停辦。直到一九四五年香港光復後始行復校。由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均未有自己的校舍,復校時租用英皇道十號、十二號二樓為校舍,課室僅得三間,至一九六一年全校六班,上、下午校各三班。

因聖保羅堂熱心教友李子方先生(前東亞銀行董事長)伉儷見北角區未有本教區教堂,因而向前任主教何明華會督建議興建。何會督接納其倡議並決定為聖米迦勒小學建築一新校舍。一九五七年何會督將建築北角聖彼得堂之責任及建校工作委諸聖保羅堂。聖保羅堂即組織北角堂校籌建委員會,並選出李福和先生、林植宣先生、林植豪先生、周效良先生、夏日華醫生、曹思晃夫人及及何世明牧師七位為該會委員,曹思晃及彭榮昌兩位牧師為當然委員。李先生與各委員多次與政府洽商,幸得政府送地一萬七千四百方呎作為新校校址;並撥款建築一規模甚大、建築費達九十餘萬元之新校舍。

一九六二年二月十日炮台山道校舍落成啟用,上、下午共開三十班,師生逾一千三百人,同年九月即擴充為上、下午共四十八班,學生二千餘人。

二零零一年底,本校成功獲教育當局「校舍分配委員會」分配柴灣新廈街之千禧校舍,上午部遷往新校舍發展為全日制小學。二零零四年九月新校舍落成啟用,共開廿四班,師生逾一千人。

本校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屬下一所全日制津貼小學,創辦於一九一九年,原址在銅鑼灣,曾遷往英皇道十號至十二號,一九六二年遷往炮台山道,二零零一年底,本校上午部成功獲教育局「校舍分配委員會」分配位於柴灣之千禧校舍,發展為全日制小學,新校舍於二零零四年九月落成啟用。

校歌

美哉我聖公會學校,林立港九,遠近蜚聲,本主基督博愛精神,樂聚群英。格我以誠,導我以正,仁義為準,道德為繩,
良師益友切磋砥礪,培育心靈。
節儉習慣養成,刻苦精神充盈,
德、智、體、群、美,應與日俱增。
乃役於人,仰我校訓,學子自當拳拳服膺,
努力前程,修身立行,榮耀我主名。

校服

校服是代表我們學校,亦代表一種紀律,穿著整齊的校服除了給人一個好的印象,更是對自己學校的一份尊重。校方希望本校學生能遵照學校規定,按季分別穿著合適的校服
blank
男生
白短袖恤衫
淺藍條子短褲
純白短襪
黑皮鞋
 校章必需要繡徽

女生
淺藍條子短袖裙
純白短襪
黑皮鞋

夏天冷氣外套
純白色長袖外套
blank blank
男女運動服裝
淺綠色圓領短袖運動衣
深綠色運動褲
純白短襪
純白色運動鞋
blank
男生
深藍夾棉褸連校徽
灰色綑紅邊套頭毛背心連繡徽
灰色綑紅邊套頭長袖毛衫連繡徽
校呔、白色長袖恤衫連校徽
灰絨長西褲、灰襪、黑皮鞋
女生
深藍夾棉褸連校徽
灰色綑紅邊套頭毛背心連繡徽
灰色綑紅邊套頭長袖毛衫連繡徽
校呔、白色長袖恤衫
灰色絨背心裙、灰羊毛長襪(三個骨)、黑皮鞋
blank blank
男女運動服裝
綠色圓領長袖運動衣
綠色運動外套
綠色長運動褲
白襪及純白色運動鞋

嚴寒天氣的特殊處理:
若遇嚴寒天氣,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信號,同學可穿深藍色羽絨外套,款式以簡單樸素為主;
* 女同學可穿著灰色襪褲;
* 制服隊伍可依規格加上合適禦寒衣物。

一般上學時儀表的準則:

  • 同學應穿著白色內衣;
  • 如當天沒有體育課或與運動有關的課外活動, 學生必須
  • 著整齊校服;
  • 學生每天要帶備清潔手帕;
  • 頭髮要常梳洗清潔;
  • 女同學頭髮及肩就要束好;
  • 學生不應佩戴任何飾物;
  • 學生可佩戴純色(黑、白、深藍及灰)的頸巾,款式以簡單為主。

學校設施

  本校為二千年設計的全新校舍,佔地新5000平方米,設施齊全,有課室二十四間,另有校園電視台、學生活動室、圖書館、常識實驗室、多用途室、English Wonderland、視覺藝術室、音樂室、電腦室、語言學習室、禮堂、有蓋操場等,另有籃球場、排球場、跑道、空中籃球場、小花園、溫室等室外設施。禮堂、課室及所有特別室均裝有冷氣系統。